高洞子墓群:浓缩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 (一)

2022-10-05

文物简介

高洞子墓群位于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于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共3座,均为单室墓,分别为M1-M3。其中,M1坐北朝南,墓门为单层门楣,宽1.8米,高1.5米;墓室为弧形八边形仿木结构,用八柱,柱头上均有斗拱构件,3号柱上刻有“大宋开禧(1205-1207)春造记匠……”等字样,穹窿顶,墓壁上开7龛,刻有牡丹、莲花、仕女、白鹤、半开门等装饰。据推测,M1为墓主人,M2、M3为其夫人。此墓群的发现为研究石室墓及宋代人文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

微信图片_20221011103105

溯 源

从永川通往板桥镇高洞子村的村道下车,上桥过河,沿平整的石板路蜿蜒前行约10分钟。从一田间小路下行30米,高洞子墓群坐北朝南,就位于这一背山靠水之处。它为仿木构仿宫殿墓葬,技艺浓缩了古代建筑之精华。

高洞子墓群为弧形8边仿宫殿式建造,每面崖壁上都采用了浮雕技法开凿龛位。每根立柱和壁面,分别雕刻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地四方神,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羽人、仙鹤、天鹿、麒鳞、天龙,象征富贵的牡丹、荷花、瑞草。它们最终阶梯式层层上收,归于8个棱形图案的穹隆顶,展示出了无尽的空间想象。

微信图片_20221011103130

除此之外,这座地下宫殿更像是一张古代建筑样图。墓室四壁装饰的仿木构件,有枋、梁、斗拱、歇山式筒瓦屋面、半开门、棱格花窗等,重重叠叠,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特征,使观者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的木构建筑之中。

仿木结构,当然没有真实的建筑空间,但高洞子墓葬却具有独特的三维效果。细细察看,这些仿木构件所表现的,均为建筑的外观。根据《营造法式》:“殿阁等外檐自八辅作至四辅作,内外并重拱计心,外挑出下昂,里跳出卷头。”为了协调内与外、虚与实的矛盾,当年的工匠们改变了建筑的平面形态,使令拱突出墙面,形成前后的立体效果;再利用墓室穹窿顶内收的特点,使上层令拱向前突进,增加出跳幅度;同时,将原来处于平面的开间安排在一个闭合的墓室之内,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维空间。

在仿木构件中,门、窗作为连接建筑内外空间的通道,暗示或意味着一个神秘内部空间的存在。如,凿刻在壁龛上的门,大多虚掩半启,使得内外空间更加通透;墓壁上的假窗,上有精笔凿刻的卷帘;仿木供桌,一方丝巾飘然垂下;仿木立柱与斗拱之间雕刻花卉纹样,正是对应了古代望族装点厅堂居室的奢饰品,其纹饰大多与同时期的丝织品图案相当。

微信图片_20221011103134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高堂华屋、跨鹤升仙,始终是古人对黄泉世界的向往。在这些缩微的仿木构件和仿宫殿式的图案中,无论人们生前曾拥有的财富,还是埋藏于心底的欲望,都如此生动而直观地展现了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