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07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侯路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重点依然是发展二字,不仅是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还要充分彰显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分析重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把握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规律,依据重庆市情,按照“智慧、融合、生态、高质量”的规划理念,制定“十四五”期间公共服务、文化遗产、文艺创作、广播电视、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任务;处理好文化和旅游、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秉持“智慧城市和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理念,策划“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为构建重庆市成为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呈现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对“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预测

(一)对“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本评价

《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6类19项量化指标,《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制定了3类18项量化指标。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0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故事影片19部、电视动画片702分钟。出版各类报纸26737万份,各类期刊4466万册,图书15270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58册(张)。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01.66万人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88.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90亿美元,分别增长8.3%和12.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39个,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92个。全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旅行社新增27家,总数达到580家,实现旅游总收入4343.5亿元,增速达31.3%。

总体看来,重庆文化和旅游在“十三五”时期前三年发展的总体进度符合预期。从量化指标体系的预期值和约束值来看,三年的完成率都比较高,大部分指标均已如期完成,甚至有指标超量完成,如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指标的完成情况已经超出指标绝对值2台、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31%;珍贵文物藏品建档率和珍贵文物藏品环境达标率两项指标进度已提前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超出约束值指标0.16亿人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数量超出约束值23条。有少量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按照增长比例6%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届时要突破10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缺口,差距较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完成率指标依然保持在“十二五”期末的53%,与约束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还面临着一些不平衡和不足:

1.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尚有提高的空间,偏远区县依然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落后、基层仍然薄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施还不完善等不均衡问题,文化的有效供给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尚处在不平衡状态。

2.“一区两群”旅游业发展不均衡,“一区”的都市核心区旅游如火如荼,“一区”外围的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还不够突出,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群的旅游发展相对“一区”都市核心区滞后,旅游收入和旅游产业对当地的GDP贡献略显不足。

3.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均衡,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跛脚”现象,新型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提供的文化和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智慧化”服务发展在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滞后,全市拳头文化和旅游产品还不够强,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十四五”发展的初步预测

从我国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十三五”向“十四五”时期转变过程来看,文化和旅游在“十四五”期间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阶段特征:

1.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文化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高质量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推进文化旅游各要素向新业态聚集,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壮大新供给,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坚持美好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高质量的文化含量和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为重庆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呈现良好、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实施有效的文化和旅游宣传,以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文化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

3.坚持文化和旅游协调推进。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力度、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协调推进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4.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文化事业、文物事业、广播影视与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文物、广播、影视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相嵌整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四)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的规划整合要求,为重庆的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范围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十二五、十三五来看,由文化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合并为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制定规划内容带了新的理论挑战,解决好文化和旅游、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首要理论基础。

1.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文化和旅游是两个相互包容和协作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是文化的衍生,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时间内前往非惯常环境而进行的观光、休闲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从文化的概念和范畴来看,可以将旅游的这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看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从而便有了“旅游文化”的提法。

2.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包容关系。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引申出来的“旅游文化”,即是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而形成的以旅游主体、客体以及发生的一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是旅游者旅游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根据人类出行目的和社会行动的不同又分为了众多种类,其中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而选择的社会活动又称为“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即是以旅游为范畴,是人类在实行旅游行为过程中,为了以满足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门类。

基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以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界定,在制定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文化和旅游所形成的行业规则,尊重旅游在文化范畴内的发展规律,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所形成的特点充分融合起来,真正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和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2020-02-07 15:26:04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2020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就要启动了,为了做好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从去年底,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就一些主要问题和相关规划进行探讨。当然这些研究也只是初步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甚至还有一些不准确、不深刻、不周全的地方。今发布出来,既是供大家参考,更是听取意见。

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思路的初步思考

侯路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重点依然是发展二字,不仅是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还要充分彰显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在分析重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把握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规律,依据重庆市情,按照“智慧、融合、生态、高质量”的规划理念,制定“十四五”期间公共服务、文化遗产、文艺创作、广播电视、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等任务;处理好文化和旅游、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秉持“智慧城市和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理念,策划“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为构建重庆市成为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呈现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一、对“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预测

(一)对“十三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本评价

《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6类19项量化指标,《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十三五”规划》制定了3类18项量化指标。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0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7%。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故事影片19部、电视动画片702分钟。出版各类报纸26737万份,各类期刊4466万册,图书15270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58册(张)。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01.66万人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88.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90亿美元,分别增长8.3%和12.4%。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39个,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92个。全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旅行社新增27家,总数达到580家,实现旅游总收入4343.5亿元,增速达31.3%。

总体看来,重庆文化和旅游在“十三五”时期前三年发展的总体进度符合预期。从量化指标体系的预期值和约束值来看,三年的完成率都比较高,大部分指标均已如期完成,甚至有指标超量完成,如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指标的完成情况已经超出指标绝对值2台、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指标完成数超出约束指标值0.31%;珍贵文物藏品建档率和珍贵文物藏品环境达标率两项指标进度已提前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超出约束值指标0.16亿人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数量超出约束值23条。有少量指标完成进度不够理想,文化产业增加值632亿元,按照增长比例6%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届时要突破10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缺口,差距较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完成率指标依然保持在“十二五”期末的53%,与约束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十四五”时期重庆文化和旅游还面临着一些不平衡和不足:

1.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现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尚有提高的空间,偏远区县依然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落后、基层仍然薄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施还不完善等不均衡问题,文化的有效供给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尚处在不平衡状态。

2.“一区两群”旅游业发展不均衡,“一区”的都市核心区旅游如火如荼,“一区”外围的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还不够突出,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群的旅游发展相对“一区”都市核心区滞后,旅游收入和旅游产业对当地的GDP贡献略显不足。

3.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均衡,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跛脚”现象,新型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提供的文化和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文化和旅游产业“智慧化”服务发展在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滞后,全市拳头文化和旅游产品还不够强,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十四五”发展的初步预测

从我国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十三五”向“十四五”时期转变过程来看,文化和旅游在“十四五”期间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阶段特征:

1.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文化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高质量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业态、开发模式、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机制创新,推进文化旅游各要素向新业态聚集,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壮大新供给,高起点、高规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坚持美好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高质量的文化含量和提高人民的文明素养,为重庆市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呈现良好、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实施有效的文化和旅游宣传,以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文化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要。

3.坚持文化和旅游协调推进。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力度、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协调推进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4.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促进文化事业、文物事业、广播影视与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文物、广播、影视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相嵌整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四)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的规划整合要求,为重庆的文化和旅游业规划范围带来了新的变化。从十二五、十三五来看,由文化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合并为了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制定规划内容带了新的理论挑战,解决好文化和旅游、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首要理论基础。

1.文化和旅游的相互关系。文化和旅游是两个相互包容和协作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是文化的衍生,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时间内前往非惯常环境而进行的观光、休闲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从文化的概念和范畴来看,可以将旅游的这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总和看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从而便有了“旅游文化”的提法。

2.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包容关系。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引申出来的“旅游文化”,即是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而形成的以旅游主体、客体以及发生的一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的具体表现形态,是旅游者旅游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根据人类出行目的和社会行动的不同又分为了众多种类,其中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而选择的社会活动又称为“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即是以旅游为范畴,是人类在实行旅游行为过程中,为了以满足文化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门类。

基于文化和旅游的辩证关系,以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界定,在制定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充分的考虑文化和旅游所形成的行业规则,尊重旅游在文化范畴内的发展规律,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所形成的特点充分融合起来,真正形成文化和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和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思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